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的文字都活起来。”
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升文化自信,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南阳黄山博物院、南阳市博物院承办的“神奇黄山───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经过数日紧锣密鼓的筹备顺利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展览由开幕式、公众讲解、公众讲座三部分组成。分为上午、下午两场,上午在南阳市博物院尹俊敏院长主持下,南阳文旅局赫玉建局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南阳黄山遗址领队)马俊才汇报后正式拉开帷幕。之后,马俊才研究员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地为公众讲解,从初识黄山、揭开面纱、惊世发现、赓续文脉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了黄山遗址的历史背景、发掘经过,展出器物的类型特点及重大发现,全面阐释了黄山遗址的价值与内涵,一眼史前三千年,让公众直观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进而提升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
神奇黄山-南阳黄山遗址考古成果展开幕式
南阳文旅局赫玉建局长讲话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在开幕式讲话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为公众讲解
下午,马俊才研究员以《南阳黄山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为题做了精彩的公众讲座。马老师旁征博引,从三皇五帝到禹征三苗,并生动解释了切磋、琢磨、研究等词的来源,饶有趣味、引人入胜,之后浅显易懂、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遗址概况、重要遗迹、出土遗物、价值、多学科研究,实证了黄山遗址是由人工河壕(运河)与自然河环绕的新石器时代大型中心性遗址,等级高、面积大。
清理出保存很好的与玉石器生产有关的仰韶文化建筑群。确定屈家岭文化时期黄山遗址经历了玉石工匠墓地向大型玉石器生产基地转变的过程。等级森严的屈家岭文化玉石工匠墓群,是目前在豫西南乃至汉水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发现等级最高的氏族墓地之一。
讲解绘声绘色,会场座无虚席,气氛活跃,精彩之处频频鼓掌称赞,无不感叹南阳先民的智慧与匠心。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讲座现场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犹如春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美好生活,相信不断加强博物院展出,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文物扎根社会,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作者|张明哲 审核|刘海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