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26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史前文化研究分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22夏文化论坛”在许昌市禹州市召开。
开幕式现场
夏文化探索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的关键环节。为加强对夏王朝历史的全面认识,展示夏文化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夏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特举办本次夏文化论坛,论坛主题为“多学科视野下的夏文化探索”。
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线上),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线上),国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处处长张凌、三级调研员胡传耸(线上),中国文物报社总编辑李让(线上),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执行会长杨丽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许宏(线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史前文化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线上),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许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自合,许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军旺,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绍英,禹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丽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际根向大会发来了视频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及辽宁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者分别以线下、线上方式参与论坛并做报告。现场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省内媒体代表以及许昌市禹州市的相关人员。开幕式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主持。
刘海旺院长主持开幕式
许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自合在致辞中提到2022夏文化论坛的举办,正是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必将对促进文物工作、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许昌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文物发展思路、目标定位,持续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王自合部长致辞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史前文化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在致辞中指出,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多学科视野下的夏文化探索”,会议主题已经点明了当前夏文化探索的困境以及需要努力突破的方向。单兵作战、单线作战、单兵团作战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夏文化、夏王朝探索的新的研究局面,而是需要多学科、多单位、多兵团、多兵种的共同努力,需要多方面、多渠道、多维度、多视野,深入挖掘夏文化内涵,揭示夏王朝的史实及其背景。
朱乃诚研究员致辞
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际根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夏文化的研究一定要重视商文化的研究,甚至夏文化的研究要从商文化做起。之前学界提出过夏商分界,研究夏文化的时候,首先要确认商文化的起点,也就是商都的起点。“都城法”是研究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侯卫东在关于早商时期城址的整理研究中发现,公元前16世纪初期中原地区多个城址同时并起,这个现象其实也是可以用来给夏王朝的灭亡商王朝的建立做注脚的。另外,我觉得必须发现文字证据才能证明夏王朝的存在这一认识是有问题的。已经发现的秦公簋、叔夷钟、遂公盨以及芈加编钟这些器物都是带字记述了大禹治水的事情。再加上之前谈到的商王朝建立,突然出现一群城址,说明那个时候完成了王朝的更替。
唐际根教授致辞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在致辞中表示,对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研究和夏文化研究,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下面的工作任重道远。为了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我们专门制定了新的研究计划,一个是聚焦关键问题,第二是聚焦关键区域,第三是聚焦关键的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在这个研究工作中,一个是围绕文明化进程,向上溯到裴李岗文化,特别是舞阳贾湖遗址,向下下延到夏文化。文明化进程这个课题并不是单向的,向前要溯源,向后要找他的去向。
田凯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夏文化的研究、夏代历史的研究、夏王朝的文化社会的研究,是中国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且由于文献记载比较少,所以主要是靠考古获得材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也把夏王朝历史文化的研究、夏代文明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深化,还有很多谜等待我们破解,其中关于夏文化的研究、夏代前期都城的发掘和研究,以及对二里头遗址能够根据新发现对他的布局进行深入研究等,确实是有很多有待于继续深化的内容。
王巍先生致辞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就考古和中华文明研究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河南省是夏文化研究的主战场,二里头、瓦店、王城岗、新砦等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增强了夏代历史信度。关强副局长强调,一是要深化考古研究,扎实开展田野考古和基础理论研究,关注考古学文化与国家、文明理论的建构,推动学术取得新突破。二是要深入开展多学科合作,科技考古、多学科合作始终是推动夏文化研究的重要动力,需要持续加强田野考古、学术研究与科技考古、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提升考古发现和研究能力。三是要科学阐释宣传,当前考古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对考古研究、阐释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考古工作者要保持学术定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严谨、准确解读考古成果,传播普及考古知识。
关强副局长致辞
(作者|余洁 摄影|翟超 审核|刘海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