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过 多 年 持 续 深 入 的 考 古 研 究 工 作, 从 平面布局和历史沿革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戚城遗址的范 围 布 局 和 城 防 体 系 的 演 变。 龙 山 城 墙 出 现 之前,戚城遗址可能有环壕聚落存在;龙山时代晚期,开始修筑城墙;东周时期,三重城防并用;汉 代 时 期, 对 原 东 周 时 代 内 城 进 行 添 加 修 补 利用; 北 宋 时 期, 对 原 有 城 防 再 次 进 行 附 加 修 补利用。戚城龙山时代城址是濮阳地区首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经过考古发掘证实了的龙山时代城址。濮阳地区是《史记》“帝王本纪”开篇《五帝本纪》中颛顼、帝喾和舜帝的重要活动区域,是中华文明根之所在。戚城龙山时代城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东周时期,戚城三重城防并用,由外而内,呈“回”字形布局,是文献记载的“大都危国”“大都耦国”的典型案例,也是东周时代礼制分崩离析,诸侯国卿大夫自主性增强,采邑僭越礼制的集中体现。
戚城北城墙解剖发掘探沟(上为西)
戚城北城墙解剖发掘探沟航拍(北—南)
(作者|李一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