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动物考古学在基础条件建设和课题研究上成果显著。我院动物考古研究人员2014年度共承担或主要参与执行的课题5项,分别为国家文物局指南针项目——动物骨骼遗存科学标本库及共享平台研发;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研究课题——丹江库区早期动物考古学研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专项—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掘与整理;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省级补助经费——可移动文物保存现状及保护情况评估检查设备(购置三维扫描仪);2014年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商周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骨骼整理研究。本年度在院领导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课题稳步推进,取得一定成果,如:制作现生动物骨骼比较标本40具,主要动物种类有蟾蜍、青蛙、绵羊、鲤鱼、马鹿等。截止目前,我院动物考古现生动物骨骼比较标本库已累计收集和制作现生动物骨骼标本110多种动物,1000多具,能够基本满足中原地区考古遗址常见动物的比对需求;完成了“中国动物考古标本数据库”网络平台的基本建设工作,录入现生动物骨骼比较标本数据2万余条,中国动物考古标本数据库网络共享平台,现已累计已录入50多种动物的基本信息、图像、测量数据、20种动物头骨的三维数据,为动物考古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了比较全面和翔实的参考资料;完成了荥阳后真村墓地、禹州瓦店遗址和中牟大李庄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整理和报告撰写工作;完成了河南登封南洼遗址出土骨器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编著出版《动物考古第2辑》,该书于2014年12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书是2013年郑州“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第九届骨器研究学术研讨会”的会后文集,是一本收集了11篇国内外研究骨器的专业性论文集。我院动物考古实验室引进海外留学博士一名,极大地增强了我院动物考古方面的研究实力。7月,我院购进了由德国Gom公司生产的一套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ATOS II SO Triple Scan(5M)system(100万), 建立了标本三维数据扫描实验室。